集團地址
德陽市千山街三段87號
10月13日,全國政協在北京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,圍繞“努力推進養老服務”建言獻策。
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主持會議并講話。
全國政協副主席杜青林、張慶黎、陳曉光、馬培華出席座談會。
新華社記者 丁海濤 攝

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,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與蘇華委員親切握手。

全國政協委員、民建中央常委、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、民建四川省委副主委、四川現代教育集團理事長蘇華參加會議并發言。
四川現代教育集團蘇華參加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
圍繞“努力推進養老服務”建言獻策
10月13日下午,全國政協在京召開第57次雙周協商座談會,圍繞“努力推進養老服務”建言獻策。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主持會議并講話。全國政協副主席杜青林、張慶黎、陳曉光、馬培華出席座談會。
全國政協副主席馬培華在座談會上講了意見。民政部副部長高曉兵介紹了有關情況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王曉濤、財政部副部長胡靜林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游鈞、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王培安等與委員互動交流。
全國政協委員、民建中央常委、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、民建四川省委副主委、四川現代教育集團理事長蘇華出席會議并作了題為《加強養老服務專業人才隊伍建設》的發言。
附:蘇華委員在全國政協第57次雙周協商座談會上的發言
加強養老服務專業人才隊伍建設
我國失能老人已突破4000萬,其中96%患病,需要長期照護。按國際普遍要求,失能老人與護理人員比例是2:1,即2個護士照護1個失能老人;但國內情況約為1:10,即1個護士照護10個老人,相差20倍。即便按普通養老服務人員配比1:3計算,全國養老護理人才缺口也在1000萬以上。
我調查的成都一家養老院,這個養老院主要接收老年人和殘疾人,全院297個床位,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老人占1/3,只有50多個員工,比例約為1:6,但有老年護理相關專業背景的員工只有1位。管理人員介紹,很少有年輕人愿意到養老院上班,大部分員工年齡在40-50歲。
現有養老服務人才的規模數量和服務質量遠不能滿足需求,特別是專業的養老護理人才缺口巨大,根源在于養老服務專業人才的培養能力十分薄弱,有3個問題需要解決:
一是招生困難。2015年,全國66所批準開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的高職學院,僅2/3成功招生,在校生總數僅3908人;45所開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的中職學校,在校生平均數僅80.8人,招生十分困難。
二是認可度低。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鑒定工作已經開展7年,全國31個省份均建立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鑒定站,但截止去年9月,參加鑒定的僅2.5萬余人次,取得證書的2.15萬人。
三是待遇偏低。養老護理人員勞動強度和技能要求與傳統醫院護士相差不大,但待遇僅是護士的一半。
建議采取5方面措施:
擴大中高職、本科和專業學位研究生的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招生規模。建立以中高職院校為主體,應用型本科和專業學位研究生相互銜接的養老服務人才培養體系。擴大中職到研究生養老服務相關專業(方向)招生規模,對高職相關專業學生實施免學費,并給予生活補助。擴大本科專業面向中高職院校定向招生規模,擴大養老相關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授權點。
對口專業畢業生從事養老服務給予獎勵。職業院校對口專業畢業生,持養老護理員資格證進入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工作,根據學歷層次、服務年限等給予2-9萬元的入職獎勵和補貼。
建立在職養老服務人員免費培訓制度。推動從業人員在職和崗前培訓制度化,實施免費培訓;并根據取得的資格證書等級,給予1000-3000元補貼。每個地市州設立1個以上養老護理人員培訓基地和技能鑒定機構。
創新老年服務管理職業學院辦學模式。整合高職學院、社區醫院、養老院功能于一體,實行現代學徒制,校醫企三元育人。入院老人醫養結合、教師醫師雙重身份、學生學徒工學交替,實現專業與產業,課程與標準,教學過程與服務過程、畢業證與資格證、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五對接。
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職業教育。通過獨資、合資、合作等形式發展混合所有制院校,鼓勵金融機構以土地使用權、房屋產權和收費權、知識產權、股權等為抵押,對養老職業院校提供信貸幫扶。支持各地政府通過PPP模式建設養老服務職業院校、組建養老服務職教集團,并幫助上市或通過債券市場融資。
(蘇華,全國政協委員、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、民建中央常委、四川現代教育集團理事長)